十二屬猴的代表意義
十二生肖里第九位是屬猴,生肖屬猴的人的個性特性是:機敏,活潑,風趣,有勤勞努力上進心,鐘愛競爭;能與人和諧共處,擅于交際。但也有妒忌心,輕佻散漫,性格多變,約缺誠信。而有關屬猴的文化有許多,針對屬猴的文化象征意義有哪些你了解嗎?下面便是有關十二屬猴的象征意義相關內容的話解讀!
十二屬猴的象征意義,屬猴的象征意義
猴的首個象征意義:聰慧機敏
猴子是最靠近人類聰慧的靈長類動物,其顯著特性是聰慧,多動。而且猴子會領悟、模仿人類的一些行為,極為靈巧。在眾多文化之中,孩子都有聰慧、進化的象征,遭遇了人們的鐘愛和尊敬。猴子在中國和印度神話中扮演的也多是機敏、聰明的英雄角色。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扮演的也是機敏靈巧,神通廣大的角色。
猴的第2個象征意義:高官厚祿
漢族普遍將猴子視為好運物,由于猴和侯諧音,在許多圖畫中,猴的形象說明封侯的意思。如果一只猴子爬到楓樹上面掛印,取“封侯掛印”之意。如果一只猴子其在馬背上面,便是“馬上封侯”之意;如果兩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樹上,或一只猴子騎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輩輩封侯”之意。我國從古至今便會借用諧音組成中國傳統好運紋案。比如說一只大猴背一只小猴子的圖案,象征著輩輩封侯,世世代代都能得高官厚祿。
猴的第三個象征意義:調皮好玩
猴子還有個顯著特性便是很好動,調皮,愛玩,不非常容易收服。而且猴子擅于模仿,常常被用來譏諷人類的虛榮心和別的惡習。在基督教的傳統之中,猴子的意義是負面的,使人厭倦的,會引發人們的懷疑,是邪惡、貪婪、盲目佩服和邪教異端的同義詞。
屬猴的文化象征意義
“猴”原本便是“候”也同“侯”
“候”的原義為“伺望,洞察”,是猴性伶俐聰慧的一種反映。古時候人說,猴,候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擅于候者也。也就是說,猿猴天性聰慧警覺,擅于識別獵手的誘餌,發現食物并不隨便去取,觀望探察甚久,感受到確實沒有埋伏方才行動。
“侯”,是對美猴的贊美,引申為一種美。《詩經》上有“海直且侯”一句,《韓詩》解釋說:“侯,美也。”轉引為古代貴族爵位的第2等,所說“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又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如春秋戰國階段的列國諸侯。秦漢時代,封侯拜將。封侯使“猴”增加了一種好運的象征意義。可是唐代詩人李白寫道:“生不愿萬戶侯”,說明觀念有所變化。
“侯”姓,相傳出自黃帝時的史官倉頡,本為侯岡氏,后簡稱侯姓。史載,春秋時晉國有侯氏。戰國時魏國有著名的隱士侯贏,曾協助信陵君竊符救趙。漢代有大司徒侯霸。唐代有宰相侯君集。明末清初有才子侯方域。現代有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
“猿”,本為“袁”,“袁”字極像猿猴形,連尾巴都畫出來了。故傳中白猿常自稱“袁公”。
“袁”姓相傳出自于大舜的后代,春秋時陳國有上卿為袁氏。漢代有流傳甚廣的“袁安臥雪”的故事。東漢末有曾同曹操爭霸的袁紹和袁術。唐代有宰相袁智弘。明代有號稱“公安派”的作家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清代有著名的詩人袁枚。
“禺”本是描繪猿猴形貌的一個象形字。魯迅《故事新編》說,大禹的禹,現實上便是“禺”,也是由“大猴子”變來的。
“禺”又通“寓”,大約是把猴子關進屋里,便叫“寄寓”,后代漸漸人化做人的寓所。
“禺”又通“愚”,說明猴子擺脫愚昧才能進化做人。
“猶”,也是描摹猴態的一個字。他的金文字形有些像猴子偷酒食。
傳說“猶”是疑心最重的屬猴子,一遇見風吹草動,就驚恐地攀上爬下,遲疑不定。“遲疑”、“猶疑”皆所以得名。
“狙”,是古代普遍用以說明獼猴的字。養猿猴的人便稱之為“狙公”。
“狙”在歷代話語中多用來說明“狡黠、伺機”之意。出現了“狙伏”、“狙擊”、“狙伺”、“狙詐”等一系列詞語。
“獨”也是說明一種猿猴的字。據說他秉性孤獨,不合群。“孤單”之義大約由此而來。形成“獨立”、“獨行”、“獨夫”、“獨裁”、“獨往獨來”等一系列詞語。
“孤獨”姓,是一種少見的復姓。出自在古代匈奴孤獨部。晉代人居中原,唐代以年漸漸漢化。
猿猴俗名“猢猻”,亦稱之為胡孫。“胡”姓和“孫”姓也和猴子結下不解之緣。
“胡”姓,相傳也出自大舜后裔,周代封于胡,因以為姓。胡為小國,被楚國滅掉。宋代有資政殿學士胡詮。明代有文學胡應麟。現代有著名學者胡適。
“孫”姓,古代相傳有三支。一開支自“姬”姓,春秋時衛國武公的后裔。一開支自楚國,孫叔敖的后人。另一開支自齊國,陳田氏的后代。春秋戰國階段有著名這事家孫武、孫臏。唐代有醫學家孫思邈,書法家孫過庭。尤其是《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更使“孫”姓威名遠揚。
有關猴的成語文化集萃
在十二生肖里,猿猴與人類最多共同之處。或者正是因為這類可比性太強之故,削弱了人類在自然世界中“唯我獨尊”的崇高位置,引來人對猿猴情感上的幾許不平,在漢語中有關猴的成語或俗語幾乎都含有貶義。
▲朝秦暮楚
此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
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狙(jQ),古書上指一種猴子;狙公即養猴子的人。賦茅,即給和栗子。原意指只變名目或形式而不變化實質或標題以欺人,后多形容人的言辭、行動變化無常。可是不論取義怎樣變化,猴子在成語中的愚蠢位置是很難松懈
▲沐猴而冠
此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在咸陽燒秦宮室后,思欲歸鄉,有人即由此語罵項羽難成大事。沐猴而冠即獼猴戴帽子的意思,獼猴不可以長時戴冠帶,比喻楚人性爆燥。但也有人感受,這是說獼猴雖著人衣冠,但其心仍非人類。后人即用此成語比喻外形雖像樣,但本質卻沒有變化,譏諷的是那些依附權利、竊據名位的人。明顯,猴子又成了被嘲弄的喻體。
▲教猱升木
此成語出自《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猱(ndo),古書上說的一種猴子,性善登木,不用教而能。后人即由此成語比喻引導壞人去作壞事,猴子在這兒依舊是一個不風彩的角色。
▲心猿意馬
此成語出自佛典,比喻人的想法流蕩散亂,猶如猿馬之很難控制。猿猴喜動,馬善奔
馳,以二獸為喻體,真是妙筆生花。
▲猿鶴沙蟲
此成語出自《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后人即用以比喻陣亡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人民。做為喻體,猿猴也不是全用其貶義。
▲尖嘴猴腮
這是常用來比喻貌丑者或無福的人。“殺雞嚇猴”則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誡別的人。在這2個成語中,猴子扮演了糟糕的角色。可是猴子也有其狡黠的一面,源自17世紀法國拉?封丹的寓言《猴子和貓》中的“火中取栗”一語即是:猴子騙取貓用爪取火中栗子,栗子為猴所食,貓爪上的毛則被火燒光。比喻替他人冒險出力,吃了苦頭卻得不到好
此外還有“猴年屬馬月”、“哀腸寸斷”等有關猿猴的成語,也活躍于眾口。
『文章來♂自3169.net,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其他類似文章:
上一篇:屬猴相克的屬相 屬猴相沖的屬相
下一篇:二十三日出生的屬猴的人運勢怎么樣
最近更新
-
如何遇到對的人?屬猴者的建議
-
虎猴一家,財源滾滾來
-
2023年屬猴人12月事業運勢運程怎么樣 事業方位在哪里
-
2023年屬猴人12月事業運勢查詢 2023年12月屬猴人事業運程詳
-
2023年屬猴人12月正確選擇幸運色 吉祥數字是什么
-
生肖2023年屬猴人12月運勢 2023年屬猴人12月運程如何
-
2023年屬猴人12月離職可不可以 創業運勢好嗎
-
2023年12月屬猴的人適合搬家嗎 生肖猴12月搬遷好不好
-
2023年屬猴人12月桃花運勢全面分析 姻緣情況如何
-
2023年屬猴人12月運勢及運程詳解
-
2023年屬猴人12月感情運勢查詢 2023年12月屬猴愛情運程詳解
-
生肖2023年屬猴人12月健康運大揭秘 健康運勢如何
-
2023年屬猴人12月財運扭轉了嗎 增加財富的方法有哪些
-
生肖2023年屬猴人12月桃花運分析 本月有紅線姻緣嗎
-
2023年12月屬猴人運勢好嗎 2023年屬猴12月運程如何
-
生肖2023年屬猴12月的愛情運查詢 婚內出軌會發生嗎
-
2023年屬猴人12月吉祥數字是什么
-
2023年屬猴人12月健康運大揭秘 好運能否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