祋字取名寓意_祋的意思
祋
-
祋拼音 duì祋五行屬 火
-
祋部首 礻祋繁體 祋
-
簡體筆畫 8繁體筆畫 8康熙筆畫 9
- 祋字結構 左右結構
![祋怎么讀](/zidian/10/20231223103042bt0zl2l3smy.jpg)
2、祋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uì或同聲調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jié)奏感;
3、祋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祋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祋字取名。
duì
古代的一種兵器,即殳。
懸掛羊皮的竿子。古代用羊皮掛在竿子上,置放城門口,用以驚嚇不當入城而入城的牛馬:“關門夜開,不下羊皮之祋。”
姓。
同“殳(shū)”。
【廣韻】丁外切【集韻】【韻會】都外切,?音?。【說文】殳也。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以驚牛馬曰祋。故從示殳。詩曰:何戈與祋。 又祋祤,縣名。在馮翊。【前漢·郊祀志】鳳皇集祋栩。 又【廣韻】丁活切,音掇。義同。前漢郊祀志,顏師古讀。 又姓。漢光祿勳祋諷。
基本字義
● 祋
duì ㄉㄨㄟˋ
古代的一種兵器,即殳。懸掛羊皮的竿子。古代用羊皮掛在竿子上,置放城門口,用以驚嚇不當入城而入城的牛馬:“關門夜開,不下羊皮之祋。”姓。
祋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