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字取名寓意_曲的意思
曲
-
曲拼音 qū、qǔ曲五行屬 木
-
曲部首 曰曲繁體 曲
-
簡體筆畫 6繁體筆畫 6康熙筆畫 6
- 曲字結構 單一結構
![曲怎么讀](/zidian/10/20231223101437r1yneqasint.jpg)
2、曲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ǔ或同聲調陰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曲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曲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曲字取名。
(⑥麯)
qū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zh?)。曲筆(a.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b.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ji?)。委曲求全。
彎曲的地方:河曲。
偏僻的地方:鄉曲。
姓。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直
曲
qǔ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形式:曲藝。曲話。
歌的樂調:曲調(di刼 )。曲譜。異曲同工。曲高和(h?)寡。
直
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幾套曲子寫成戲曲。
2.(曲兒)歌曲:曲調。戲曲。小曲兒。高歌一曲。
3.歌譜:《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作的曲。
[qū]1.彎曲(跟“直”相對):曲線。曲尺。彎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徑通幽。
2.使彎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
3.彎曲的地方:河曲。
4.不公正;無理:是非曲直。
5.姓。
6.用曲霉和它的培養基(多為麥子、麩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塊狀物,用來釀酒或制醬。
【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 又【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又【禮·中庸】其次致曲。【註】曲,猶小小之事。【朱註】一偏也。 又【說文】或說蠶簿。【禮·月令】具曲植籧筐。【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註】葦簿爲曲也。 又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又姓。【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又【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爲曲逆侯。 又【韻補】葉區聿切。【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匿。
基本字義
● 曲
(⑤麯、⑤麴)
qū ㄑㄩˉ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zhé)。曲筆(?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jiě)。委曲求全。 彎曲的地方:河曲。 偏僻的地方:鄉曲。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酵的東西:酒曲。曲霉。 姓。其它字義
● 曲
qǔ ㄑㄩˇ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形式:曲藝。曲話。 歌的樂調:曲調(diào)。曲譜。異曲同工。曲高和(hè)寡。英語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德語 gekrümmt, falsch (V)?,Beuge (S)?,Lied (S)?,Unrecht (S)
法語 poésie chantée,musique,chant,courbe,tordu,virage,courbure
偸曲 鬈曲 鄭曲 戲曲 土中曲蟮 駝曲 曲瑵 糱曲 懊憹曲 詰曲
顧曲周郎 低情曲意 款曲周至 撓曲枉直 周郎顧曲 知音識曲 側詞艷曲 鄉曲之情 徙薪曲突 直壯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