鉦字取名寓意_鉦的意思
鉦
-
鉦拼音 zhēng、zhèng鉦五行屬 金
-
鉦部首 钅鉦繁體 鉦
-
簡體筆畫 10繁體筆畫 13康熙筆畫 13
- 鉦字結構 左右結構
![鉦怎么讀](/zidian/09/20231223095319oc5rq530ezb.jpg)
2、鉦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ēng或同聲調陰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鉦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鉦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鉦字取名。
(鉦)
zhēng
古代的一種樂器,用銅做的,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口向上以物擊之而鳴,在行軍時敲打。
鉦
(鉦)
zhèng
化學元素“鐨”的舊稱。
古代擊樂器。青銅制,形似倒置銅鐘,有長柄。用于行軍。
[zhèng]鐨的舊稱。
【唐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說文】鐃類也。似鈴,柄中上下通。【玉篇】鉦以靜之,鼓以動之。一云鐲也。【詩·小雅】鉦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禮,鼓人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無鉦名。鐲鐃,通謂之鉦。【蘇軾詩】樹頭初日掛銅鉦。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鼓上謂之鉦。【註】鼓所擊處,鍾腰之上,居鍾體之正處曰鉦。 又石鼓名。【郡國志】洞庭山宮門東石樓,樓下兩石鼓,扣之聲淸越,世謂之神鉦。【晉·孝武樂章】神鉦一震,九域來同。
基本字義
● 鉦
(鉦)
zhēng ㄓㄥˉ
◎ 古代的一種樂器,用銅做的,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口向上以物擊之而鳴,在行軍時敲打。
其它字義
● 鉦
(鉦)
zhèng ㄓㄥˋ
◎ 化學元素“鐨”的舊稱。
英語 kind of gong used in ancient times by troops on the march
云鉦 鉦鐃 鉦鼙 銀鉦 鼓鉦 神鉦 鉦鼓 鳴鉦 司鉦 鉦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