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字取名寓意_銅的意思
銅
-
銅拼音 tóng銅五行屬 金
-
銅部首 钅銅繁體 銅
-
簡體筆畫 11繁體筆畫 14康熙筆畫 14
- 銅字結構 左右結構
2、銅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óng或同聲調陽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銅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銅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銅字取名。
(銅)
tóng
一種金屬元素,富延展性。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很強,它的合金是電氣、機械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紫銅(純銅。亦稱“紅銅”)。青銅。黃銅。銅礦。銅器。銅幣。銅臭(ch恥 )(指銅錢的臭味,用以譏諷唯利是圖的人,如“渾身銅銅”)。銅墻鐵壁(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亦稱“鐵壁銅墻”)。
金屬元素,符號Cu,原子序數29。紫紅色,富延展性,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在濕空氣中表面生成銅綠。銅可制多種合金(如黃銅、白銅)及電工器材等,也用于電鍍。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樸子·金丹卷】銅靑塗腳,入水不腐。 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基本字義
● 銅
(銅)
tóng ㄊㄨㄥˊ
◎ 一種金屬元素,富延展性。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很強,它的合金是電氣、機械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紫銅(純銅。亦稱“紅銅”)。青銅。黃銅。銅礦。銅器。銅幣。銅臭(ch恥 )(指銅錢的臭味,用以譏諷唯利是圖的人,如“渾身銅銅”)。銅墻鐵壁(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亦稱“鐵壁銅墻”)。
英語 copper, brass, bronze
德語 Kupfer (Element 29, Cu)? (S, Chem)
法語 cuivre,laiton,bronze
銅象 青銅器 銅籌 銅盞 銅墀 銅鳳 銅錘 銅幣 銅像 鋀銅
銅駝荊棘 荊棘銅駝 銅城鐵壁 銅筋鐵肋 銅壺滴漏 銅駝草莽 銅盤重肉 銅澆鐵鑄 破銅爛鐵 銅壺刻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