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字取名寓意_禦的意思
禦
-
禦拼音 yù禦五行屬 金
-
禦部首 示禦繁體 禦
-
簡體筆畫 17繁體筆畫 17康熙筆畫 16
- 禦字結(jié)構(gòu) 上下結(jié)構(gòu)
![禦怎么讀](/zidian/09/20231223092056220g3zdu4rf.jpg)
2、禦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ù或同聲調(diào)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jié)奏感;
3、禦字取名時應(yīng)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禦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禦字取名。
yù
見“御”④。
同“御”。
【集韻】牛據(jù)切【韻會】【正韻】魚據(jù)切,?音禦。捍也,拒也。【易·蒙卦】利禦?。【註】爲(wèi)之捍禦,則物咸附之。【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又止也。【易·繫辭】以言乎遠(yuǎn),則不禦。【疏】謂無所止息也。【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zhí)政禦之。【註】禦,止也。 又【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義同。 又【說文】祀也。 又古通御。【詩·邶風(fēng)】亦以御冬。【毛傳】御,禦也。 亦通語。【史記·東越傳】禦兒侯。【正義】禦,今作語。 又【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 亦作圉。【前漢·王莽傳】不畏強(qiáng)圉。又【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wèi)囹圄字,圉爲(wèi)牧圉字,禦爲(wèi)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fù)見。
● 禦
yù ㄩˋ
祭祀。《説文?示部》:“禦,祀也。” 息止;禁止;阻止。《爾雅?釋言》:“禦,禁也。”《廣雅?釋詁三》:“禦,止也。” 抗拒;抵擋。《小爾雅?廣言》:“禦,抗也。” 匹敵;相當(dāng)。《廣韻?語韻》:“禦,應(yīng)也,當(dāng)也。” 護(hù)衛(wèi)。唐張鷟《倉部二條之一》:“冰霜凜冽,白璧不可以禦形;水旱災(zāi)危,黃金不可以適口。” 強(qiáng)暴;暴虐。《詩?大雅?蕩》:“咨汝殷商,曾是彊禦,曾是掊克。”
英語 defend, resist, hold out against
德語 erwehren, widerstehen
法語 résister à,impérial
禦寇 壅禦 禦守 禦捍 巡禦 抗禦 嬰禦 阻禦 抵禦 禦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