繜字取名寓意_繜的意思
繜
-
繜拼音 zūn繜五行屬 火
-
繜部首 糹繜繁體 繜
-
簡體筆畫 18繁體筆畫 18康熙筆畫 18
- 繜字結構 左右結構
![繜怎么讀](/zidian/08/20231223084104cs0uevboaf0.jpg)
2、繜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ūn或同聲調陰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繜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繜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繜字取名。
zūn
古時婦女穿的一種褲子。
繜
zǔn
〔繜絀〕古同“撙黜”,自謙退讓,如“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繜以畏事人。”
古時婦女穿的一種褲子。
[zǔn]〔繜絀〕古同“撙黜”,自謙退讓,如“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絀以畏事人。”
【廣韻】祖昆切【集韻】租昆切,?音尊。【說文】薉貉中女子無袴,以帛爲脛室,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急就篇】禪衣蔽膝布母繜。【註】黃氏曰:江東謂鷦鷯爲布母。布母繜,繜,小衣也,猶犢鼻。 又【屈原·離騷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集韻】茲損切。【荀子·不茍篇】不能,則恭敬繜絀,以事人。【註】繜,與撙同。絀,與黜同。謂自撙節貶損也。
基本字義
● 繜
zūn ㄗㄨㄣˉ
◎ 古時婦女穿的一種褲子。
其它字義
● 繜
zǔn ㄗㄨㄣˇ
◎ 〔繜絀〕古同“撙黜”,自謙退讓,如“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繜以畏事人。”
布母繜 繜絀 繜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