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字取名寓意_策的意思
策
-
策拼音 cè策五行屬 木
-
策部首 竹策繁體 策
-
簡體筆畫 12繁體筆畫 12康熙筆畫 12
- 策字結構 上下結構
![策怎么讀](/zidian/08/20231223083124kmp4ryr3ce2.jpg)
2、策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è或同聲調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策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策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策字取名。
cè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打:策馬。鞭策。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杖:策杖。
中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與“籌”相似。
計謀,主意,辦法:上策。獻策。決策。政策。策劃。束手無策。
書法用字名稱,指仰橫。
姓。
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
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
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
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
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
6.姓。
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
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
9.拐杖:扶策而行。
【廣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格切,?音?。【儀禮註】策,?也。【蔡邕·獨斷】策者,?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單執一札,謂之爲?。連編諸?,乃名爲策。凡書,字有多有少,一行可盡者書之于?,數行可盡者書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乃書于策。【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通攷】漢制,取士作?策難問,試者投射答之,謂之射策。若錄政化得失顯問,謂之對策。 又策書。【釋名】策書敎令于上,所以驅策諸下也。【左傳·僖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爲侯伯。 又籌也,謀也。【史記·袁盎傳】盎雖家居,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 又蓍也。【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神策,於是迎日推策。【註】策,神蓍也。黃帝得蓍,因以推算曆數,逆知節氣與日辰之將來也。 又竹名。【左思·吳都賦】策簩有叢。【吳筠·竹賦】爾其衆彙非一,則有策簩筋曼。 又馬箠。【禮·曲禮】君車將駕,則僕執策立于馬前。【左傳·文十三年】晉士會行,繞朝
基本字義
● 策
cè ㄘㄜˋ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打:策馬。鞭策。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杖:策杖。 中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與“籌”相似。 計謀,主意,辦法:上策。獻策。決策。政策。策劃。束手無策。 書法用字名稱,指仰橫。 姓。英語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
協策 策牘 策士 儔策 聖策 長策 策畧 訏策 對策 謨策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束手無策 飲至策勛 運籌設策 鑿龜數策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愚民政策 鞭駑策蹇 乘堅策肥 策駑礪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