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字取名寓意_露的意思
露
-
露拼音 lù露五行屬 水
-
露部首露繁體 露
-
簡體筆畫 21繁體筆畫 21康熙筆畫 20
- 露字結構 上下結構
![露怎么讀](/zidian/07/202312230728350glgdzxf3yf.jpg)
2、露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ù或同聲調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露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露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露字取名。
lù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乷 )露。甘露。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滋潤:覆露萬民。
表現,顯現: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緘的文書;c.檄文;d.捷報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含藏
1.俗稱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
2.沒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
3.用花葉或果子蒸餾成的飲料:荷葉露。果子露。
4.中成藥劑型之一。將藥劑與水,用蒸餾法制得的澄明液體藥品。一般供內服:金銀花露。
5.顯現出來:揭露。臉上露出了笑容。
[lòu]義同“露(lù)”。用于口語。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潤澤也。從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爲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註】如淳曰:覆,?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註】甘露降其國,布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 又【玉篇】露,見也。【集韻】彰也。【禮·孔子閒居】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疏】露見而生。【左傳·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戰國策】諸侯見齊之罷露。【註】在野曰露。 又【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閼湫底,以露其體。【註】露,羸也。【疏】肌膚瘦,則骸骨露也。又【正字通】軍中捷書曰露布。【後漢·禮儀志】請驛馬露布。【文心雕
基本字義
● 露
lù ㄌㄨˋ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滋潤:覆露萬民。表現,顯現: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緘的文書;c.檄文;d.捷報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其它字義
● 露
lòu ㄌㄡˋ
◎ 用于一些口語詞語,如“露怯”、“露馬腳”。
英語 dew; bare, open, exposed
德語 offenbaren (V)?,aufzeigen, enthüllen (V)?,freilegen, exponieren (V)?,zeigen, anzeigen (V)
法語 rosée,appara?tre,montrer,révéler
坦露 剖露 露天 袒露 觸露 露齒 露止 拋露 錮露 涓露
春露秋霜 露紅煙紫 露面拋頭 發奸露覆 丑態畢露 身先朝露 兇相畢露 春風雨露 原形敗露 露己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