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取名寓意_韻的意思
韻
-
韻拼音 yùn韻五行屬 土
-
韻部首韻繁體 韻
-
簡體筆畫 13繁體筆畫 19康熙筆畫 19
- 韻字結構 左右結構
![韻怎么讀](/zidian/07/20231223071936hjtxbukfb5z.jpg)
2、韻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ùn或同聲調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韻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韻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韻字取名。
yùn
漢語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聲母以外的部分,或聲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稱“韻母”。如t幔睿緄腦夏甘恰搬ng”,hu幔睿緄腦夏甘恰埃踽ng”:韻文(有韻律節奏的文學體裁,亦指用這種體裁寫成的文章,包括詩、詞、歌、賦等。區別于“散文”)。押韻。韻腹(韻母中主要元音)。韻腳(韻文句末押韻的字)。韻律(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的規則)。
和諧而有節奏的:韻白。琴韻悠揚。
風度,風致,情趣,意味:風韻。氣韻。韻味。
1.好聽的聲音:琴韻悠揚。松聲竹韻。
2.韻母:押韻。疊韻。韻文。
3.情趣:風韻。韻味。韻致。
4.姓。
【集韻】與韻同。(韻)〔古文〕均【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說文】和也。從音員聲。【玉篇】聲音和曰韻。【文心雕龍】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晉書·律曆志】凡音聲之體,務在和韻,益則加倍,損則減半。【陸機·文賦】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按文人言韻,始見於此。漢魏以上之書,皆言音不言韻。自晉以後,音降而爲韻矣。至韻書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聲類》,晉呂靜倣其法作《韻集》,齊周顒始著《四聲切韻》,梁沈約有《四聲》一卷,隋秦王俊有《韻纂》,陸法言有《切韻》,至唐孫愐《唐韻》出,而諸書皆廢。宋?彭年等重修《廣韻》,丁度有《集韻》,金韓道昭有《五音集韻》,元黃公紹有《韻會舉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韻》,此韻書大略也。 又【正韻】風度也。 【說文】裴光遠云:古與均同。【唐書·楊收傳】夫旋宮以七聲爲均。均言韻也。古無韻字,猶言一韻聲也。 【集韻】或作韻。
● 韻
(韻)
yùn ㄩㄣˋ
漢語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聲母以外的部分,或聲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稱“韻母”。如“娘”niáng的韻母是iang,其中i是韻頭,a是韻腹,ng是韻尾。韻文(有韻律節奏的文學體裁,亦指用這種體裁寫成的文章,包括詩、詞、歌、賦等。區別于“散文”)。押韻。韻腹(韻母中主要元音)。韻腳(韻文句末押韻的字)。韻律(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的規則)。 和諧而有節奏的:韻白。琴韻悠揚。 風度,風致,情趣,意味:風韻。氣韻。韻味。
英語 rhyme; vowel
德語 Reim (S)
法語 rime,charme
失韻 煉韻 豐韻 壓韻 幽韻 出韻 洪韻 不韻 韻書 轉韻
林籟泉韻 余韻流風 余韻繞梁 鋒發韻流 雅人韻士 高情遠韻 喉清韻雅 逸韻高致 林下風韻 風韻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