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字取名寓意_聞的意思
聞
-
聞拼音 wén聞五行屬 水
-
聞部首 門聞繁體 聞
-
簡(jiǎn)體筆畫 9繁體筆畫 14康熙筆畫 14
- 聞字結(jié)構(gòu) 上三包圍結(jié)構(gòu)
![聞怎么讀](/zidian/12/20231223125648uyfsm5n0gi0.jpg)
2、聞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én或同聲調(diào)陽(yáng)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jié)奏感;
3、聞字取名時(shí)應(yīng)該避免與先祖長(zhǎng)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聞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聞字取名。
(聞)
wén
聽見:聞診。聞聽。聞?dòng)崱2┞剰?qiáng)記。聞過則喜。聞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shí)奮發(fā))。
聽見的事情,消息:新聞。傳聞。見聞。
出名,有名望:聞人。聞達(dá)。
名聲:令聞(好名聲)。丑聞。
用鼻子嗅氣味: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
姓。
1.聽見:聽而不聞。耳聞不如目見。
2.聽見的事情;消息:見聞。新聞。奇聞。
3.有名望的:聞人。
4.名聲:令聞。穢聞。
5.用鼻子嗅: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
6.姓。
〔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xiàn)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jì)】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jìn)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jì)】太僕沛國(guó)聞人襲爲(wèi)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fēng)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又獸名。【山海經(jīng)】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fēng)。 又【廣韻】亡運(yùn)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文運(yùn)切,?音問。【韻會(huì)】聲所至也。【詩(shī)·小雅】聲聞?dòng)谔臁!緯?】?發(fā)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又【廣韻】名達(dá)。【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shī)·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yù)也。 又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yáng)乎疆外。 又【韻補(bǔ)】葉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
● 聞
(聞)
wén ㄨㄣˊ
聽見:聞診。聞聽。聞?dòng)崱2┞剰?qiáng)記。聞過則喜。聞雞起舞(聽到荒雞鳴而起舞,喻志士及時(shí)奮發(fā))。 聽見的事情,消息:新聞。傳聞。見聞。 出名,有名望:聞人。聞達(dá)。 名聲:令聞(好名聲)。丑聞。 用鼻子嗅氣味: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 姓。
英語 hear; smell; make known; news
德語 riechen, h?ren (V)?,Wen (Eig, Fam)
法語 entendre,sentir (une odeur)?,information
逷聽遠(yuǎn)聞 聞笛 聞徹 聞診 名聞遐邇 與聞 緋聞 要聞 囂聞 贍聞
聞名遐邇 博學(xué)洽聞 不求聞達(dá) 兵聞拙速 博洽多聞 聞風(fēng)而逃 遺聞?shì)W事 亙古新聞 聞雞起舞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