掫字取名寓意_掫的意思
掫
-
掫拼音 zōu掫五行屬 金
-
掫部首 扌掫繁體 掫
-
簡(jiǎn)體筆畫 11繁體筆畫 11康熙筆畫 12
- 掫字結(jié)構(gòu) 左右結(jié)構(gòu)
2、掫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ōu或同聲調(diào)陰平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jié)奏感;
3、掫字取名時(shí)應(yīng)該避免與先祖長(zhǎng)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掫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掫字取名。
zōu
巡夜打更:“賓將掫,主人辭。”
聚集。
成。
麻稈。
古地名,在今中國陜西省臨潼縣東北。
姓。
掫
zhōu
方言,從一側(cè)或一端托起重物。
掫
chōu
拿取東西。
1.巡夜打更:“賓將掫,主人辭。”
2.聚集。
3.成。
4.麻稈。
5.古地名,在今中國陜西省臨潼縣東北。
6.姓。
[zhōu]方言,從一側(cè)或一端托起重物。
[chōu]拿取東西。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將侯切,?音陬。【說文】夜戒守,有所擊也。【左傳·襄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釋文】干音捍。又【昭二十年】賓將掫,主人辭。【註】掫,行夜也,卽今擊柝。 又地名。【後漢·更始傳】赤眉立劉盆子,更始使李松軍掫以拒之。【註】續(xù)漢志曰:新豐有掫城。 又【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側(cè)九切,篘上聲。義同。持物相著也。 又【唐韻】子于切【集韻】遵須切,?音娵。擊也。 又【集韻】初尤切,音篘。手取物也。 又甾尤切,音鄒。持也。 又此茍切,陬上聲。亦擊也。 又【前漢·五行志】民驚走持藳,或掫一枚。【註】掫,麻幹也。○按木薪曰掫,麻蒸曰菆。或作黀。《韻會(huì)》謂黀通作掫,沿俗本之譌也。 【集韻】或作趣。考證:〔【左傳·襄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註】干音捍。〕 謹(jǐn)照原書註改釋文 。
基本字義
● 掫
zōu ㄗㄡˉ
巡夜打更:“賓將掫,主人辭。”聚集。成。麻稈。古地名,在今中國陜西省臨潼縣東北。姓。其它字義
● 掫
zhōu ㄓㄡˉ
◎ 方言,從一側(cè)或一端托起重物。
其它字義
● 掫
chōu ㄔㄡˉ
◎ 拿取東西。
英語 be on night watch; grasp
德語 erfassen, begreifen
捍掫 掫聚 掫捍 干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