汳字取名寓意_汳的意思
汳
-
汳拼音 biàn汳五行屬 水
-
汳部首 氵汳繁體 汳
-
簡體筆畫 7繁體筆畫 7康熙筆畫 8
- 汳字結構 左右結構
![汳怎么讀](/zidian/12/20231223121231xf1cluimmd4.jpg)
2、汳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iàn或同聲調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汳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汳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汳字取名。
biàn
古河名,又稱汴水,在中國今河南省。
古河名,又稱汴水,在中國今河南省。
【唐韻】【集韻】皮變切【正韻】毗面切,?音卞。水名。水受陳留浚儀隂溝,至蒙爲雝水,東入於泗。【水經】汳水,出隂溝,逕浚儀縣北。又東至梁郡蒙縣,爲濉水。餘波入睢陽城中。【酈道元注】隂溝卽蒗蕩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泌亂流,於武德絕河,南入滎陽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稱。汳水東逕陳留,又東逕梁國睢陽縣,又東逕貫城。城在蒙縣西北。汳水自蒙縣南出,今無水。惟睢陽城南側有小水,南流入雎城。亦作汴。【後漢·明帝紀】遣將作謁者王吳修汴渠,自滎陽至於千乗海口。【註】汴渠卽蒗蕩渠也。【宋曾鞏曰】昔禹於滎澤下分大河爲隂溝,出之淮泗,至浚儀西北,復分二渠。其後或曰鴻溝,或曰浪宕渠,或曰浚儀渠,或曰石門渠。石門渠東合濟水,與河渠東注,至於敖山之北而兼汴水,又東至滎陽之北,而旃然之水東流入汴。滎陽之西有廣武二城,汴水自二城閒小?中東流而出,濟水至此乃絕。桓溫將通之而不果者,晉大和之中也。劉裕浚之,始有湍流奔注。以漕運者,義熙之間也。皇甫誼發河南丁夫百萬開之,起滎陽入淮,千
基本字義
● 汳
biàn ㄅㄧㄢˋ
◎ 古河名,又稱汴水,在中國今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