譖字取名寓意_譖的意思
譖
-
譖拼音 zèn譖五行屬 金
-
譖部首 讠譖繁體 譖
-
簡體筆畫 14繁體筆畫 19康熙筆畫 19
- 譖字結構 左右結構
![譖怎么讀](/zidian/13/20231223135332lccqb33nf3w.jpg)
2、譖字取名忌諱與同韻母èn或同聲調去聲的字起名,這樣讀起拗口,沒有節奏感;
3、譖字取名時應該避免與先祖長輩使用相同的字,如果家里先祖輩名字中帶有譖字,晚輩一般都需要避諱用譖字取名。
(譖)
zèn
說別人的壞話,誣陷,中傷:譖言。
誣陷;中傷:~言。
【唐韻】莊蔭切【集韻】【正韻】側禁切【韻會】側廕切,?簪去聲。【說文】愬也。【博雅】?也。【玉篇】讒也。【韻會】旁入曰譖。【詩·小雅】譖言則退。【註】有譖毀之言,則共爲排退之。【公羊傳·莊元年】夫人譖公于齊侯。【註】如其事曰訴,加誣曰譖。【前漢·孫寶傳】蒙受冤譖。 又蝎譖。【埤雅】古者譖從中起謂之蝎譖。 又【韻會】子念切。與僭通。不信也。【詩·大雅】譖始竟背。【釋文】譖本亦作僭。【又】覆謂我僭。【箋】僭,不信也。本亦作譖。 又葉子林切,音祲。【詩·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譖,不胥以穀。譖葉林。 【正字通】俗作?、譛,非。考證:〔【詩·大雅】譖始竟背。【箋】譖本亦作僭。【又】覆謂我僭。【傳】僭,不信也。本亦作譖。〕 謹照原文箋改釋文。傳改箋。
基本字義
● 譖
zèn ㄗㄣˋ
讒毀;誣陷。《説文?言部》:“譖,愬也。”其它字義
● 譖
zèn ㄗㄣˋ
同“僭”。不信。《集韻?栝韻》:“譖,不信也。通作僭。”英語 to slander
德語 verleumden, verl?stern
法語 dénigrer
譖間 譖潤 譖訴 構譖 譖短 飛譖 讒譖 蝎譖 譖妒 簧譖
譖下謾上 靖譖庸回 浸潤之譖